堿度對脫硫率的影響
堿度主要影響H2S在堿性液膜上的溶解速度和溶解H2S的進一步解離程度。數據顯示,隨著pH值的增加,H2S的解離度增加,但與pH值不成正比。pH值為7-9時,脫硫效率Z 高。此時,當硫化氫被去除時,生成易于再生的fe2s3。當pH值過低時,會產生難以再生的FES,從而縮短脫硫劑的使用壽命,如果pH值過高(大于9),脫硫率會隨著堿度的增加而降低,堵塞脫硫劑的孔隙,使脫硫效果惡化。
顆粒大小對脫硫效率的影響
如果粒度過大,比表面積過小,脫硫劑與氣體接觸時間短,容易發生壁流,不利于反應。
在常溫、含水量為10%的條件下,測定了不同粒度的脫硫劑對脫硫過程中硫容量的影響。在一定條件下,脫硫劑粒徑從40目增大到Φ4×6mm后,硫容量隨時間的增加略有下降,但效果不顯著。
然而,顆粒大小會影響床層的阻力。如果顆粒尺寸太小,床層阻力就會增加。經測試,粒度以Φ2~4×6~10mm為宜,阻力小于100p/m。
溫度對脫硫效率的影響
在15℃-70℃范圍內,測定了不同溫度下的脫硫硫容量。該脫硫劑具有化學吸附的特點。提高溫度加速了脫硫過程,有利于脫硫。反之,溫度過低,脫硫活性降低,正常工作溫度為20℃-40℃。